9月17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市委书记包惠的陪同下,前往达川区、通川区部分乡镇,调研农村公路建设及脱贫攻坚工作。
一场秋雨让巴渠大地蒙上了一层薄雾。崇山峻岭间,一条条乡村公路将偏远的村落联系在一起,这既是老乡们出行的便捷道路,更是致富之路。在达川区百节镇梯岩村,戴东昌详细询问村里道路的规划建设情况,并对村道的后续养护提出具体要求。
梯岩村因“千步梯、一笔岩”而得名,曾因地势险峻、交通闭塞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县各级的关心、支持下,梯岩村近三年累计投资600余万元,新修硬化道路18.5公里,增设波形护栏5公里,“交通靠走、运输靠背”的落后面貌被彻底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6年成功摘帽。
戴东昌对达州推进脱贫攻坚、坚持道路惟先的做法给予肯定。他指出,农村公路联系千家万户,事关脱贫奔康,必须常抓不懈、狠抓落实。要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规划,加强保障,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让更多的山区群众告别行路难,打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提速脱贫攻坚步伐。同时,要加大投入,强化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让道路长期保持通畅、安全。
当天,戴东昌还实地察看了通川区磐石镇农村道路建设情况。
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副市长陈文胜,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