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达川区不断扩大交通版图:其境内襄渝、达万、达成、达巴“四铁路”纵横贯通,达渝、达万、达陕、达巴、达营“五高速”穿境而过,成达万、西达渝“两高铁”十字交汇……
今年,该区踏着铿锵步伐,以“打赢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为抓手,持续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抓项目落实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
今年,达川区抢抓政策机遇“窗口期”,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积极协调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调度全区力量,强力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征拆协调等工作。上半年,镇广高速、绕西高速、G210三期征拆工作已分别完成98%、93%、83%,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达开快速征拆工作已全部完成,全线通车;城宣渝高速项目正配合推进审查工作。
达石快速是G542线达川区管村至石桥(平昌界)段改建工程,该项目一头连着民生幸福,一头连着城乡发展。为了在2025年9月底实现项目全面建成,达川区督促建设单位加大机械、人工投入,加快推进控制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路基、桥涵等施工。今年6月,该项目全面完成土地移交,完成路基工程44%、桥涵工程37%、隧道工程8%,施工“进度条”持续刷新。
今年上半年,达川区马力全开推进干线公路建设。其中,石梯至江陵段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25.5公里路基场地清理、2.2公里连接线路基工程;达渠快速在达川区境内约7.1公里,目前工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审批,正有序推进项目其他相关流程。
除了外联的“大动脉”,内畅的“毛细血管”也在同步健全。
近年来,达川区将交通规划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等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乡镇到城区的“一小时经济圈”,为全区持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建设农村产业强区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今年上半年,该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建设斑竹沟水库场周道路、粮油现代化园区道路等美丽乡村路13条157.6公里,上半年已建成9条,完成路面52.4公里,有效助推区内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路和场镇过境路前期进度,计划开工建设的5条67.6公里乡镇三级路和4条13.3公里场镇过境路正在开展财评,积极落实建设资金,推进项目招投标工作。此外,桥湾渡改桥项目已进入扫尾工作,渡市渡改桥项目正进行上部结构施工,道迁、道让渡改桥项目正进行下部结构施工,各项便民惠民工程正在由“蓝图”变为实景图。
抓管养维护
道路通行水平稳步提升
8月初,达川区赵家镇的两条主要出入道路修复完毕,平坦宽阔,焕然一新。
近两年,由于西达渝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点项目过境赵家片区,为支援重点项目建设,运输车辆对该场镇道路造成不同程度损毁。
入秋后,各村陆续迎来大丰收,为方便收割机、运粮车等出入场镇,达川区交通运输局组织人员实地勘察,制定抢修方案。仅3天时间便完成了赵家镇6.68公里破损道路维修整治工作,方便当地的农事生产和沿线产业发展。
道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曾经,群众盼着通路;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然形成,群众有了新期盼——补路。近年来,在自然灾害、重车碾压等因素的轮番侵袭下,部分平坦宽阔的道路逐渐伤痕累累,养护工作刻不容缓。
为提升干线公路通行和路网综合服务水平,今年,达川区以标准化养护为载体,加大公路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养护力度,针对严重纵横缝、路面坑槽、沉陷、车辙及翻浆等不同病害进行分类处置,确保群众出行安全通畅。
上半年,达川区交通运输局加大养护巡查力度,出动2300余人次对4220余公里农村公路展开日常巡查清扫。严格落实“三清三补”要求,清理管养路段3300余处建筑垃圾、白色垃圾及杂物,对公路易损毁路段、桥梁、涵洞及重点路段加强巡查频率,加固维修沿线桥梁涵洞防护设施160余处;及时处治沿线路面坑槽、沉陷、网裂病害9500余平方米,消除公路行车安全隐患,保持水沟畅通、路面整洁,切实提升路况水平。
同时,达川区对干线公路及桥梁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检查,建立检查台账并逐步开展整治。对G542线蹬子河大桥进行了维修,对万家镇三星村乡道Y133红光桥、石梯镇铁顶垭村瓦厂坝桥进行了拆除重建,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对G210线、G542线、县道碑石路、马西路、大滴路等公路破损路面进行维修,完善安全设施;完成石桥新场村至石梯场周村段、石梯四垭村至铁山隧道段共计30公里中修工程的立项批复、勘察设计及审批等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