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决战决胜之年。达州高新区坚持系统发力、综合施策,不断刷新各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改善城乡交通状况,一个内部通达通畅、外部联通开放的综合路网体系正逐日显现。
优化道路
畅通经济“动脉”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11月4日,达州市空铁科创产业研究园配套道路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据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达州高新区内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连接空铁新城与周边区域的关键纽带。
达州市空铁科创产业研究园配套道路位于达州高新区空铁新城(高铁片区),设计时速为60千米,全长5.58千米,北起空铁新城北侧既有210国道,由北向南平交产业横六路,并下穿西渝高铁和成南达万高铁。
“道路采用双向八车道与双向四车道的灵活设置,能提升主要交通干线通行能力,优化道路资源分配。建成后将促进园区内外资源的高效流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州高新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王腾说。
优化园区的道路,农村道路优化也没有落下。火烽山村农村公路是连接达州高新区与达川区的重要道路之一,曾因未设置安全指示牌、波形护栏等设施加之年久失修,成为了村民的“心病”。
平整宽阔的路面、整洁的沿路环境、清晰明了的道路标识……2023年3月,火烽山村农村公路完成优化顺利通车,畅通了火烽山片区的交通路网,打通了市民游赏近郊风景的道路,还为山林防火救援提供了便捷条件。
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达州高新区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构建更加完善、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达州高新区交通运输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4亿元,先后动工空铁科创产业研究园(园区配套道路)、S203达川区幺塘至渠县三汇段改建工程(达渠快速)、S305达川区斌郎至友山段改建工程(金河大道)、河市通用航空产业园联网路等多个重点道路项目。一个惠及产业发展、园区联通等领域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正在达州高新区逐步成型。
畅通道路
疏通乡村“血管”
走进达州高新区石板街道铜坪村,昔日尘土飞扬的路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我们村与三牌村之间的连接道进行了全面硬化升级,目前整体硬化工程已经完工80%,年底前便可以完工并投入使用。”铜坪村党支部书记昝智成说。
这些道路不仅扮靓了村庄,也打通了老百姓的乡村幸福生活。“新公路修好后,我们出行更方便了,从村里出发到主城区只要40分钟左右。”铜坪村村民罗平说道。
如今,村内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村民文明守礼、热情好客,一幅幅别样的新农村图景徐徐展开。
铺下的是道路,连接的是民心,带来的是幸福生活。以农村公路支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为目标,达州高新区规划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旨在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打通环线与观光路网瓶颈路段,支撑经济产业发展,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达州高新区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切入点,计划修建幸福美丽乡村路140余公里,为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供支撑。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已完成幸福美丽乡村路投资2.9亿元,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扩充。
随着达州高新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路网不断完善,金丰村爱媛、郑家村小龙虾、金刚村赤松茸、龙家庙村草莓、龙坪村牛蛙等一大批特色产业,依托一条条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路小康路,真正“活”了起来。
修一条路、富一方人。目前,达州高新区农村公路路网总里程已突破800公里,路网面积密度2.8公里/平方公里。有5个乡镇(街道)实现通三级双车道及以上等级公路,52个行政村全部通四级及以上公路。重要经济节点、旅游节点初步实现路网覆盖,有力支持了各乡镇产业发展。
完善机制
维护道路“通畅”
常态化维护机制是保持道路长久畅通、提升交通通行能力的重点。
210国道沿线是达州高新区内一条重要的交通主干道,小里程侧连接达州市、大里程侧连接大竹县,近年来,因建成年代久远、初始建设标准低,加上达州高新区的飞速发展,通行量不断增加,该道路的破损情况日益严重,路面坑洼不平,交通标志标线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与舒适度。
为了有效解决210国道沿线道路存在的问题,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达州高新区园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建立了一套长效的道路维护管理机制,通过开展定期道路状况监测,阶段性地对道路状况进行掌握。
在充分掌握道路状况的基础上,达州高新区采取了分批次、分阶段的修复策略,确保在道路维护的同时最低限度影响道路正常通行。除了路面修复,达州高新区还着重对210国道的交通标志标线、护栏、反光镜等安全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增设。
农村路网维护也不容忽视。鉴于农村路网分布广泛、道路条件相对复杂的情况,达州高新区园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与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农村路网维护的联动机制,确保辖区道路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修缮。同时,该部门还设立了农村路网维护专项资金,用于道路的日常养护、病害修复以及安全设施增设等工作。
据了解,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达州高新区先后完成养护工程投资任务6700余万元,G210、S203等主要道路已建成常态化养护机制,农村路网养护已实现全面覆盖与高效管理,整体养护水平显著提升,辖区道路通行能力大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