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市级交通动态
宣汉交通损毁严重交通运输系统抢通
时间:2014-09-23 09:33:56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打印

   9月13日至9月15日,受高空切变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宣汉54个乡镇普降大暴雨,其中降水量最高乡镇老君乡雨量达174.4mm,凤鸣、马渡2个乡雨量140mm以上,县城及新华、胡家等20个乡镇雨量达100mm以上,直接经济损失2.32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损失尤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 5339万元,国、省、县、乡、村道公路遭受重创,省干线出现阻断,大部分通乡公路被迫中断交通,村社道路严重毁坏。
   道路基础设施损毁情况
   国、省干道。国道G210线受灾里程8公里,损失金额为140.08万元,其中路基损毁3600立方米,路面损6400平方米,塌方7处,共14000立方米,水沟损失约2公里。
省道S201线受灾里程3公里,损失金额为79.08万元,其中路基损毁1350立方米,路面损2400平方米,防护工程3处,1800立方米,塌方5处,共12000立方米,水沟损失约10公里。
   县道。6条县道受灾,受灾里程105公里,损失金额为1190万元,其中路基损毁约25581立方米,路面损毁约65220平方米,防护工程34处共11900立方米,塌方81处,共94500立方米,涵洞43道,水沟损失63公里。
   乡、村道。58条乡道水泥路受损,受损里程229公里,损失金额1213万元。其中,路基损毁22327.5立方米,路面损毁62975平方米,21处防护工程16400立方米,383处塌方共103050立方米,涵洞35道。
   共191条村道水泥路受损,受损总里程635公里,损失金额约2716万元,其中,路基损毁52387.5立方米,路面142875平方米,防护工程垮塌42处,共24800立方米,塌方471处,约285750立方米,涵洞76座,桥梁3座,共150m。水沟损失121公里。
   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抢险
   交通运输系统科学分区,抢险工作准备充分。根据全县以往 “7•8”、“7•11”、“7•13”、“7•18”“8•4”等特大洪灾的经验教训,将全县交通防汛抢险工作分成了2大板块、3条主线、6大片区,即:道路抗洪抢险和水上防汛救灾2大板块;国道G210线、省道S201线和县主要干道3条主线;君塘明月红岭、胡家双河新华、南坝峰城樊哙、天生柏树芭蕉、上峡茶河塔河以公路抗灾抢险为主和以江口湖防汛救灾为主的6大片区。并分线分片落实了领导和抢险人员,对国、省、县、乡道90余处易发大型岩崩、泥石流、沉陷等自然灾害的路段,落实了监控单位、责任人员和监控人员,确保全县水陆运输安全。
   指挥有力,抢险工作秩序井然。获悉省市重要天气情况后,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学应对,加大了对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组织人员赶赴道路塌方现场进行查危、排障,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县交通运输局迅速成立6个巡查组,落实片区、路段负责人,深入一线,上路巡查排险,并适时指导各片区、路段的抗洪抢险工作。
全力抗灾,抢险工作初战告捷。交通系统各单位根据防汛预警等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关闭客运站(港)码头,保证客运源头安全,上路抢通、保畅,加强巡查,确保及时发现灾情,及时处救援,排险,在抢险保通中,先后出动车 400余次、调集铲车(挖掘机)10余台、动用装载机32台、组织劳力2000余人次、清理坍塌土石方30万余方、开辟便道3条、设置临时安全警示标牌60余处。
   目前,全县道路基本抢通,其中部分路段为临时抢通,有待进一步封道排危排障。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抢险指示,继续做好干线公路的抢险保通,加大涵洞、水沟淤泥的清理,加大路面浮泥清除;派专人分片区指导受灾乡镇道路抢险和恢复;对所有毁损道路做好维修整治的恢复方案。

主办单位:达州市交通运输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412号 邮编:635000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来凤路135号

公安备案编号:51170002011209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