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市级交通动态
村路通到家门口  村民致富有奔头
时间:2014-05-19 11:05:01 来源:何其伦
【字体:
打印

  达川区随着一条条乡、村道的建成,一座座村庄和乡镇、城市如珍珠串连起来,通村到户的乡村公路为广大山乡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和商贸流通带来极大便利,真正成为了老百姓的便民路、致富路、幸福路。

                                       图为:达川区农村公交车整装待发

  虎让乡罗庙村村民郭作安和丈夫十多年来一直在江苏打工,虽然夫妻俩都很想回乡发展,可是村里道路不通、交通不便,让他们一次次打消了这个念头。
  虎让乡罗庙村村民郭作安:“以前因为路不通,你回来又做什么,啥子东西你都运不出去,养的什么,不管什么都运不出去。”
  2012年8月,听说村里的环形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动工,夫妻俩立即返回家乡。
  虎让乡罗庙村村民郭作安:“屋头在修路,我们就回来了。就回来搞点养殖,就是我们这里农村山场没有好多人,就是草多,我们就想到回来养羊。”
  郭作安和丈夫用打工攒下的6万多块,建起了山羊养殖场。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存栏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和板角山羊达到60多头。依靠便捷、畅达的交通,夫妻俩还发展起了其他产业。
  虎让乡罗庙村村民郭作安:“我养了3头牛,喂了80只鸡,还种了十几亩土地,甜叶菊发展了两亩。”
  罗庙村属虎让乡比较偏远的一个村庄,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条村道,在2000年进行了加宽改建。
  虎让乡罗庙村支部书记杜光兴:“虽说那个时候的道路修成功,但是是通而不畅,一旦遇到下雨,三、五几天车子不能开。虽说我们五村(罗庙村)的物质丰富,但是农民需要的物质拉不进来,需要运出去的物质运不出去,使之这个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滞后。”

                                         图为:达川区农村公路四通八达

  2011年,顺应村民们的迫切愿望,达川区交通运输部门将罗庙村环形公路硬化工程纳入交通项目实施规划,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帮扶。
  虎让乡罗庙村支部书记杜光兴:“交通部门是大力支持我们,经常亲临现场指导,从实际出发,给我们解决了一些困难。技术上,路基的平整、路面的宽度、厚度、还有就是硬度,我们也是按照交通部门技术指导严格去操作的。”
  “我脚下这条就是7月份刚刚竣工的虎让乡罗庙村的村级公路。这条公路全长12.6公里,是按照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的标准建设,相比之前的村级公路,它的路基和路面宽度都拓宽了一米,由此大大地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同时为农村客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以来,达川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做好调查摸底,加强规划,把应建的农村道路统统纳入建设范围。同时建立项目建设质量保证机制,强化项目全程监管。
  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的修通,给农民发展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桥湾乡倒虹村村民刘璐依靠便捷的交通,在父母的支持下,办起了规模超过500头的生猪养殖场,年利润达到十几万元。
  桥虹养殖场业主刘璐:“首先考虑就是要交通方便,因为不管你运材料,猪场的运转啊,首先就是要交通方便,交通方便了,然后我们才选址选在这个地方。”
  达川区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县财政支持和群众捐资等办法,广泛筹集修路资金。同时,将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列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项目,全年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抽查。在村道建设中,始终坚持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群众的“放心路”、“民心路”和“满意路”。

                                    图为:达川区金檀乡乡道通畅无阻

  目前,达川区基本构建起425公里县道,479公里乡道和2265公里村道的县域交通网络。全县已实现了100%的乡通油(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98%的村通水泥(油)路。
  达川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心扬:“我们派出精干的技术力量到现场、到第一线去指导各个基层建好道路,保证质量。在资金的扶持上,2012年,拿了一亿多元来加强村道、乡道和联网路的建设,建设里程达到400余公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区乡道、村道和社道的建设力度,将乡与乡、村与村、社与社的道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交通网络,全力打造全县1小时交通经济圈,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安全平安畅达的交通。”(何其伦)
  

主办单位:达州市交通运输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412号 邮编:635000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来凤路135号

公安备案编号:51170002011209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