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达州市城区环城公路
图为:航行在金盘子库区的达州海事巡逻艇
图为:达陕高速公路壮观的桥梁
图为:达陕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
交通作为国家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必须适度超前发展。达州已形成铁、公、水、空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我们激情飞扬地风驰电掣在达渝、达成、达陕、达万、达巴高速公路上,一种走出封闭、落后的欣喜油然而生。达州至宣汉、开江的城际快速通道、环城公路二期、达渝高速大竹南出口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城市立体城市交通网络正在构建,实现区域畅通,奠定达州成为川东北经济圈内重要城市基础。
环城公路疏导城市交通压力
同时,达州城市交通建设方面,不仅对城区道路交通进行改造,并对防洪泄洪管道进行修缮。随着金龙大桥、长田隧道建成,有效连接西外新区和化工园区,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环城道路公路也逐渐提上议程。
环城路有效构建起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环城公路工程黄家坝大桥,凤凰山隧道建设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汽车可从西外新区上达渝高速,无需再穿越南城,这不仅缓解城区交通压力,还节约了时间。
环城路一期工程化工产业区快速通道段已通车,与达渝高速路连接。达州环城路北起魏兴,经东岳、复兴、河市黄家坝、七河路口、化工产业区,连接达渝、达陕、达巴高速路,构成绕城高速环线。预计将在2016年建成通车,构筑起城市立体交通网,加强达州作为国家公路主枢纽和四川省综合交通次枢纽的作用。
“十二五”建成外联内畅交通网络
2011年7月,中共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优先发展交通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此次会议上,明确了达州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铁、公、水、空”的立体交通总构架,统筹推进“两航、七铁、十一高速”的交通体系,建成外联内畅、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夯实达州在全国交通骨干网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优势地位。
达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十二五”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惠民行动目标。到2015年末,全部乡镇通油(水泥)路,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2015年前,达州全市将改建各县乡公路1000公里,新建通村通畅公路8300公里,危桥改造60座2400延米,新建农村公路桥梁60座1800延米,改建公路桥50座2000延米。在“十二五”末,农村道路建设,将完善道路安全标示、实施交安工程2000公里,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实现有路必养,培育和壮大农村客运市场,实现75%的建制村通客车。
川东北高速路网凸显达州地理优势
2013年12月28日,沪蓉高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南充至渠县段建成通车,达州提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同一天,巴达高速公路也正式通车,对完善我省和川东地区公路网具有巨大意义,是达州及川东北地区乃至西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
2014年达州市重点建设工程中,有21个项目涉及交通运输,今年将完成投资建设项目达57.2亿元。
达州交通内部联系不畅的瓶颈将被打破,全市农村公路按照100%的通村通畅率进行了详规和修建。巴达、达万高速公路通车并投入运营,缩短了巴中、达州、重庆三地间的距离,进一步扩大达州全市的交通网络。2014年,达州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力打造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达州的多条高速路处在四川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中的川东北经济区核心达州和南充市境内,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的东西联络线。将南充、达州、巴中、广安至重庆和陕西多条高速路连接。
南大梁高速路链接达万高速路,实现达州、南充产品等川东北城市进入万州港,西部内陆工农业产品和走出去。
2020年实现“五纵七横”交通网
再奋斗5至10年,达州将建成全省重要区域性交通次级枢纽,成为四川通达沿海经济区、联动东部的“桥头堡”,直下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成为秦巴地区东至长三角、南下珠三角、西到天府腹地、北上中原的重要交通中转点。
到2015年,计划投资700亿元,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区与各县(市)车程仅需1小时。2020年,计划投资1200亿元,开工建设重庆到达州城际铁路,建成达州市绕城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90公里,建成“五纵七横”交通网。完成河市机场的迁建任务、建成国家运输枢纽站场9个、市县级客货运站场11个。
届时,达州境内将建成10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1个机场、1条水运出海通道,形成秦巴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何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