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安全总监彭铸(前排右一)在八台乡鸡冠寨村支书游成伟(前排左一)陪同下察看村道
笔者与正在达川区党校学习的万源市八台乡鸡冠寨村村支书游成伟进行了一次心贴心访谈,他外穿一件夹克服,内穿一件横格衬衣,精神抖擞,谈兴颇浓,不失为情到深处时决堤地倾诉。
游书记说:“我们村有7.6公里道路,大多在悬崖绝壁,海拔1200多米,修一条路的确很难呐”。
他回忆起过去山上路不通,十分寒酸,不无感同身受:“村民买袋化肥10元,力钱得10元;辛辛苦苦喂头肥猪,两人两个多小时抬下山,力钱100多元至200元,生产生活进出物资全靠肩挑背磨;丰收后“苦恼”,新鲜蔬菜和洋芋烂在地里,没路的苦头我们尝够了哟”。
游支书谈及,村道山高路险,向山崖望,人吓得直哆嗦。那时,乡亲们竟靠人工将这些山路修通,修路村民的贡献可大呢,人均出资600多元。虽然地方老百姓没什么文化,也少见大世面,但我们都明“要想富,必修路”的理,路对村民来说,不期盼才怪,所以占田地、砍树苗、拔庄稼,大家无怨无悔……游书记对笔者赞叹道,在修路节骨眼上,66岁的刘明友老伴去世,子女全在外,体弱多病,孤身一人种一亩多杜仲(药材)快卖出俏价,为修路,全砍光,没要一分钱。在他感召下,修路出钱出力出物村民甘心情愿,我们还像支援当年红军那样支持村路建设,有的捐钱物,有的卖年猪……
道路修通后,村年人均收入2400元,比原来倍增。目前家家饲养黄羊、生猪,栽核桃、花椒,种洋芋、蔬菜等,均纯生态食品,车开上山在地边拉起就“跑”,卖价比通车前翻番!特别是撂荒多年的1000多亩地得到利用,商家种了150亩花椒,当地村民不仅喜获租金,每人每天空闲还可在当地打工挣60元。村里还修了32户村民聚居点,目前已有13户入住,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呀!
游书记怀揣梦想,“我还想把原先修的路上的几个急弯处理一下,不然,车转不动“身子”,越野车爬起来都“喘气”,刹车胶片一股糊臭味。有些路段我还想增错车道,路3米多宽,万一堵在山上进退两难”,路对村官来讲,不重视才怪。
前几天,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淳永奉率党组成员和局中层党员干部,来我们村调研时倾听了当地老百姓的心声后,感慨道,万源这块川陕红色革命根据地,当年红军为我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看到全村党员干部弘扬红军精神,不畏艰难、乐于奉献,他很高兴。淳局长期待我们将村路管养好,把农村经济发展好,把村民生产生活抓好,让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门齐头并进,各展其长。(何其伦 蒲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