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全县辖54个乡镇、491个行政村、76个社区,131万人口,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秦巴地区和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十一五”期,该县抢抓交通建设黄金期,发动多轮大会战,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和国省县道为主骨架、通乡公路为纽带、村道公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累计投入15亿元,新建(改建)乡、村水泥路近30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5200公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出行难、运输难基本缓解。
“十二五”期交通运输如何发展,宣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蒋波说,宣汉县委、县政府把交通运输事业作为全县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明晰提出了“畅通主干道、打通主动脉、实现大联网、形象大提升”新思路,为我们奋然前行把向定调。我们继续以科学发展为统揽,以“惠民路、致富路”为旨归,按照以下七个方面规划抓好发展:一是构建宣汉县“二纵二横”高速公路主骨架,二是构建“四纵八横”国省县公路网及环城公路建设,三是加快推进通乡通村水泥(油)路和断头路建设,四是加大桥梁建设力度,五是全面发展全县水运交通,六是加快推进客运站和物流中心建设,七是加快推进安保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全县道路的安保设施。
2011年5月,宣汉县成功召开“畅通新宣汉”建设动员大会,对上年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这是该县连续第4年大规模表彰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集体和个人,此举更加激发了全县上下“十二五”期间大干交通的热情和劲头,再次掀起新一轮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热潮。
完成了达陕、达万高速公路宣汉段及连接线建设,境内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从而启动达宣快速通道建设和国省道升级改造,完成S201省道宣汉至南坝段36.3公里升级改造工程建设、G210线宣汉县境50公里路面维修整治工程,启动了S201省道宣汉至黑龙桥段18公里路面维修整治工程。目前正在努力完成G210国道21.5公里、S201省道宣汉至罗江段30公里大中修工程前期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200多公里,实现了54个乡镇通水泥(油)路,491个行政村通公路,村道硬(油)化率达98%;实施渡改桥25座,目前已完成了明月大桥、毛坝大桥、普光中河桥建设,正抓紧推进下八、三河等一大批桥梁建设。
交通建设的大发展,有力有效地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大跨越,2011、2012年连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绩效管理第一名,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1亿元,列全市前茅,比上年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占全市六分之一,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80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5元,增长10.5%,上述7项核心经济指标增速均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在谈到“十二五”后两年交通运输如何发展时,蒋波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将锁定“干道通四海、血管连万家”的畅通梦想,按照“项目大储备、干道大畅通、网络大完善、形象大提升”的发展思路,推进交通运输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县域中济崛起提供强劲动力。
建设目标一是提高干线公路畅通能力,完成南樊路、双马(平昌界)路、七柏路、普石路、普七路、宣清路等改建或油化建设。力争完成达(州)宣(汉)快速通道建设及210线宣汉段大中修工程建设。
二是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柳池工业园区——石柱槽火车站路基工程建设,油化峨城山和洋烈水乡景区内道路,力争今年底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力争2015年底在有条件的村开通农村客运车辆,同时实现村路路网进一步完善,道路安保设施应安全安。(何其伦 张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