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市级交通动态
面貌一新看公交 为民惠民重实效
时间:2014-02-26 15:06:25 来源:市运管处 黎国权
【字体:
打印

                ----2013年达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图为:火车站公交首末站

                     图为:运管人员进驻达州日报社值守热线电话,倾听群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图为:新建成的港湾式公交站台

    回眸2013年,达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呈现许多新亮点,新型环保无人售票公交车的上路运行、公交IC卡的投入使用、出租车LED标志灯的更新,为达城大街小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和监督,离不开行业管理部门及从业人员的精诚团结和奋力拼搏。
  为民惠民数据显成效
  2013年,对市运管处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一年。市运管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广大市民朋友对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的殷切期望,面对我市公交经营和管理体制上的重重压力,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2013年,达城328台公交车全部实行无人售票、刷卡乘车和自动语音报站,随着公交车11.9万张普通卡、3.22万张免费卡、4.3万张学生卡的办理、发放和使用,市民、老人、重度残疾人、残疾军人、学生等充分享受到了城市公交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随着229台新型环保、大容量公交车陆续“上岗”和主城区45个港湾式公交站台、火车站公交首末站、河市机场换乘中心、达州市出租车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达城公共交通悄然发生了一场新的革命。
  缓堵保畅回应市民新期望
  城市公交是反映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市民高度关注。
  2011年,市政协《关于加快达州市中心城区“缓堵保畅”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其中,把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作为“缓堵保畅”的重要举措强烈呼吁。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2013年1月,市政协将《关于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的建议》作为重点提案之一送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2月20日,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到市公交公司和汽车南站、北站调研城市公交发展问题,并于5月27日再次率队乘坐公交车,体验公交服务,到达州市出租车客运服务中心和达州道路运输GPS网管中心调研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和GPS监控运行情况;6月6日,市政协专题视察调研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作,并向市委提交了视察报告,获得了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多次研究解决我市公共交通发展与改革等具体问题。5月13日和9月24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有关领导也分别率队到市运管处专题调研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
  2013年9月5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主城区城市公共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此,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安全有序、方便舒适、快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公交体系初步建立。
  2013年,市政府投入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的资金高达3400余万元。
  改变面貌运管在行动
  由于达城公交在经营体制上国有与民营并存,达城公共交通到底该怎么管,政策该怎么制定,对市运管处而言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对此,市运管处组建了专门的政策研究班子,深入国有、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召集单车经营者了解实情。在3个月时间内,市交通运输局向市政府报送的《关于加快主城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得到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市运管处按照《意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和“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在提升车辆档次、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公交路网布局、加强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是政策引导,力推车辆上档升级。针对城区公交车老、旧、破,脏、乱、差突出,市民有意见的实际,及时研究,采取财政补助、运价差别、强制大修等多项措施进行政策引导,对车辆技术等级低、车容车况差、排放不达标的189台公交车予以分期逐台更新,同时,对已经许可和更新后的公交车必须全部安装GPS车载安全监控系统、IC卡系统和语音自动报站服务系统,出租车必须安装GPRS系统。2013年,城区更新环保、大容量公交车达189台,加上新增车辆,达城新车比重已占公交总量的70%。
  二是强力整治,着力改善乘车环境。建立和落实城区公交车每日清洗、趟次清扫和出租车每月回场车容车貌检查等制度,车辆外观形象全面改观,乘车环境得以改善。市交通运输局报请市政府研究出台了《达州市城区公交站点服务设施管理实施细则》,市运管处出台了《达州市城区公交车车身广告管理规定》。期间,整治不雅公交车身广告34个、站台广告7个,清洁车内卫生106台。对146台出租车责令重新喷(补)漆,对224台出租车内饰进行彻底清洁或更新,督促38台出租车提前大修。制定了《出租车座套更换管理规定》,更新使用出租车新款式座套,必须天天打卡更换。对1063辆出租车LED视频进行了置换,消除了车辆运行安全隐患。
  三是加大投入,创建公交优先环境。在主城区朝阳路拓宽升级改造期间,主动争取政府支持,会同住建、公安交警等,在城区主干道新建港湾式公交站台45个,新增公交站台8个,公交车拥有了自己的新“家”。同时,为有效缓解公交车以路调头堵塞交通问题,在汽车南站、北站内设置了公交车临时首末站,督促车辆进站下客和调头。
  加快公交车首末站规划和建设,随着达州河市机场换乘中心、达州火车站公交车首末站和出租汽车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达州城区公共交通既实现了民航、火车、长途汽车客运站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又解决了驾驶员如厕难、洗车难、就餐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公交车运行速度,更方便了市民的快捷出行。
  四是强化教育,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城市客运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定期召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达川区、通川区交通运输局、运管所及城区公交、出租客运负责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城市客运经营和管理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建立城市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定期考核,按月通报。建立城市客运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管理教育,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行业文明建设,举办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双十佳”文明驾驶员和党员示范车评选表彰活动,20名文明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和69台党员示范车穿梭于达城大街小巷,发挥着行业文明带着作用。严厉打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2013年累计查处出租车组合拉客282台次,纠正公交车不到站停靠和滞站行为51台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14台次,城区公共客运秩序明显规范,非法营运有效遏制。
  五是倾听呼声,不断惠民便民助民。为解决达州火车站每晚11点最后一趟动车市民进城难问题,组织3、6、22路公交车开行夜间值班车,实现公交车与火车的“零”换乘;为解决大竹、宣汉、开江市民到火车站转车难问题,开通了大竹、宣汉、开江直达西客站客运班车。为解决二号干道、仙鹤路沿线群众乘车难问题,即将开通南城29、32路公交小环线;
  合理的建议得到了采纳,群众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正确的方案得到了实施,公交、出租的面貌得到了改变。
  

主办单位:达州市交通运输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412号 邮编:635000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来凤路135号

公安备案编号:51170002011209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