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兰青等代表:
你们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及管护力度的建议》(第155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农村公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村道公路是农村公路路网体系中的“毛细血管”,是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事关城区乡镇能否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事关城区乡镇群众能否安全出行、畅通出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关于结合“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在实施农村公路项目时,优化路网结构,满足农村建制村道路互联互通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更好的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建设
达州市共有307个乡镇、2754个行政村。截至2019 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共19809公里(县道1317公里、乡道3526公里、村道12662公里、专用公路36公里) ,目前7个县(市、区)乡镇、行政村通硬化路(沥青路)率100%。农村公路规划是经济的纽带和命脉,为重塑达州经济版图、提振乡镇发展动能、增强区域竞争活力,按照部、省要求,目前达州市、县两级正在进行农村公路路网规划调整前期工作,“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部、省还未正式启动;2019年底和2020年初,市交通和公路部门分别对全市拟撤并乡镇农村公路和中心城区村道公路破损影响通行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形成拟撤并乡镇农村公路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和村道公路破损影响通行问题的调研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市农村公路现状和问题,梳理了问题对策与建议;下一步在进行“十四五”规划的同时,市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将结合达州实际,对撤并乡镇乡通乡、村通村、部分断头路、村道公路畅返不畅等道路建设进行详细规划,以求在规划与补缺层面升级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建设,提升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关于交通部门继续加大对建制村道路建设的提升,并向靠山片区乡村大力倾斜,明确补助范畴,提高补助标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2019年市交通运输局印发《农村公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达市交函〔2019〕175号),该文件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以农村公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增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我市农村公路实体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工程质量耐久性、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实效,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农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目前,达州农村公路县、乡、村道建设项目基本包括: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村道窄路加宽、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渡改桥、危病桥整治、村道安防工程等项目,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基本靠省级补助和县(市、区)财政自筹,省级补助标准不高,如建制村通硬化路仅60万元/公里,与周边省、市对比补助差距较大,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厅交通主管部门的对接,进行专题汇报,争取厅公路局能够将农村公路相关项目的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同时也鼓励各扩权县积极争取省厅给予更多的项目支持和帮助。
三、关于由交通运输局牵头拟定建制村道路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职能职责;同时,由财政部门牵头,预算用于通村公路、联网路、生产便道等工程的整治及修(维)复,并足额保障道路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确保已建成的道路设施工程健康运行
2014年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达市府办〔2014〕33号)文件,明确了各县(市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和落实养护管理资金,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达州经开区社会事务局承担本辖区国省干线、县道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并负责对乡道、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进行指导。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经费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承担,并保证其投入标准,其中:县道不低于12000元/公里·年,乡道不低于7000元/公里·年,村道(纳入省规划的村道)不低于1000元/公里·年。通村公路的预算资金是纳入各县(市、区)县级财政预算的,如大竹县政府201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组公路养护管理的实施意见》(竹府办〔2019〕38号)文件,明确了村组道路的管养范围、管养内容、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和监督考核等内容,其中经费保障明确了村组公路养护经费实行等额补助,不足部分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筹集,养护经费按不低于村道1000元/公里/年,组道800元/公里/年标准单独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并严格考核,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交运局、财政局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县政府将村组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拨付养护经费的重要依据。
最后,感谢你们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8月28日
(联系人:建管科 柏华 电话:2109000 13659053385)
抄送:市委目标绩效办,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人大经济委。